石雕,指用各种可雕、可刻的石头,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石材质量坚硬耐风化,是大型纪念性雕塑的主要材料。
石头雕刻艺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不同时期,石雕在类型和样式风格上都有很大变迁;不同的需要,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制度,都在制约着石雕创作的发展演变。
秦汉石雕
原始时期的石雕刻艺术,随着石材加工技术的提高,刀法洗练、风格古朴,一般在石头上雕刻纹饰。秦汉时则出现大型的墓园石雕,气魄雄浑富有动态感。
汉代石雕
汉代石雕则大量出现在祠堂碑刻上,在坚硬的石头上雕刻图像。题材内容多为历史人物、神话故事、祥禽瑞兽等。
魏晋南北朝石雕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道教和佛教的盛行,出现了一批凿窟建寺的高潮。也伴随着石窟石雕、石雕佛像的大量出现,特别是出现了石雕佛塔、石雕经幢等一些寺庙石雕艺术。
隋唐石雕
隋唐时遗留下来的石雕佛像多为石窟的大型石雕,虽经历史久远,但古代石雕工匠精湛的雕刻技术,为后世留下了众多的珍贵石雕艺术作品。
五代两宋时期石雕
寺庙雕塑多为夹贮造像和铜雕造像,石雕艺术主要出现在石柱、柱础、门鼓石、石窗、等古建筑构件当中。
明朝石雕
明清时期的石雕则在传统的古民居建筑当中出现,一般多应用在祠堂、庙宇、牌坊、亭、塔、桥等古建筑的局部构件当中,如石牌坊、抱鼓石、台基、石栏杆、华表柱等。
近现代石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雕刻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石雕刻艺术应用的范围则不断的在扩大。从早期单一的雕刻方法和表现形式上不断丰富,发展成圆雕、浮雕、沉雕、壁雕、透雕、线雕、影雕、微雕、阴刻、阳刻等多种技法和形式。极大丰富了石雕艺术的应用范围。城市园林景观雕塑、市政公园广场的造景,私人别墅庭院的装饰等等中的各类精美的石雕刻工艺摆件、石材雕刻装饰艺术。